返回
顶部
问题
反馈

关注刊鹿公众号

期刊热点随时掌握

微信扫码
期刊
热点
确认提交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中科院三区,IF3.9,JCRQ2,国人发文量12.67%,自引率低

原创457 阅读
投稿咨询
微信添加科研助理

了解相关问题

加急服务
微信添加科研助理

了解相关问题

2025-10-09 14:16:17

1.引言

各位内分泌学领域的科研人员,在探索激素分泌的微妙调控机制、解析激素作用于细胞的信号通路,或是研究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的发病根源时,是不是急需一个在业内极具影响力、能精准传播前沿研究成果的专业期刊平台?Journal of Endocrinology自创办以来,便始终专注于内分泌学领域,无论是基础实验成果的展示,还是临床内分泌疾病研究的深入探讨,都能在这里获得专业认可与广泛关注,助力科研价值实现最大化!

2.期刊简介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是内分泌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国际同行评议期刊,由 BioScientifica Ltd. 主办。该期刊每月出版一期,印刷版 ISSN 为 0022 - 0795,网络版 ISSN 为 1479 - 6805 。其 2024 - 2025 年影响因子达 4.706 ,5 年影响因子为 4.357,在中科院分区中,医学大类 2 区,小类内分泌与代谢 2 区。期刊已被多个知名数据库收录,拥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每月有超 40,000 全球独立用户在线访问。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期刊封面

ISSN:0022-0795
JCI期刊引文指标:0.82

h-index:132

CiteScore:6.90

是否预警:否

出版商:BioScientifica Ltd.

期刊官网链接:JOURNAL OF ENDOCRINOLOGY

3.收稿范围和类型

该刊收稿的范围:感兴趣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经典内分泌腺、脂肪、肌肉、肝脏、胰腺等组织的内分泌功能、心血管系统、糖尿病、肥胖和新陈代谢、肾内分泌、生殖生物学、神经内分泌学、骨,以及内分泌和 / 或旁分泌与非免疫细胞存在阳性或阴性相互作用的免疫系统相关研究;除核心内分泌学主题外,还鼓励从新兴疾病模型、器官特异性焦点(例如器官芯片)或系统范围的生物学 / 综合生理学、包括大型和小型哺乳动物在内的生物体及斑马鱼等模式生物、用于揭示基本机制的人体样本(例如血液或组织样本)、将在内分泌学方面提供新见解的新技术(例如成像、人工智能 / 机器学习或组学技术)、内分泌功能的性别差异等角度处理研究问题的论文。

文章类型:原创研究论文、综述文章、简短通讯、技术报告。

 

4.期刊指标分析

1 分区

中科院分区,2022 年 12 月旧升级版中,医学大类和 “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 小类均为 2 区,且并非 Top 期刊和综述期刊;2023 年 12 月升级版及 2025 年 3 月最新升级版中,医学大类为 1 区,“细胞生物学” 小类为 2 区,属于 Top 期刊,并非综述期刊,体现出其在细胞生物学领域学术地位的提升。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中科院分区

 

JCR分区:wos分区属于Q2区。2022 年 12 月旧升级版中,该期刊在医学大类学科为 2 区,小类 “内分泌学与代谢(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学科为 3 区;2023 年 12 月升级版里,医学大类学科和小类 “内分泌学与代谢” 学科均为 3 区;2025 年 3 月最新升级版中,医学大类学科为 3 区,小类 “内分泌学与代谢” 学科为 4 区,且该期刊在各版本中都不属于 Top 期刊和综述期刊,反映出其在国内学术评价体系中内分泌学与代谢领域的分区情况及变化。Journal of Endocrinology jcr分区

2 影响因子

期刊影响因子变化趋势的图表。2024 - 2025 年,该期刊影响因子为 3.9。2015 - 2025 年间,其影响因子整体有一定波动,但处于相对平稳的态势,反映出该期刊在内分泌学领域学术影响力的变化情况。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影响因子

3 自引率和引用关系图

自引率:期刊 2024 - 2025 年的自引率数据,数值为 0%。2015 - 2025 年间,该期刊自引率整体呈波动变化趋势,2024 - 2025 年自引率为 0%,体现出其学术成果引用的相关情况。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 自引率

引用本期刊次数最多的前20种期刊: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 引用本刊最多的20种期刊

本期刊引用次数最多的前20种期刊: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本刊引用最多的20种期刊

5.年发文及占比

年发文量:期刊 2024 - 2025 年的年发文量数据,数值为 76 篇。2015 - 2025 年间,该期刊年发文量整体呈有波动的趋势,2024 - 2025 年发文量为 76 篇,体现出其在内分泌学领域的发文规模情况。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年发文量

近三年国人投稿量的排名和发文单位

近三年,国人发文量27,排名第4,国人发文量占比12.67%。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发文单位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发文量排名

6.审稿周期和录取率

根据非官网信息可以得知,审稿周期为4-8周。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审稿周期

7.编委会信息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编辑1

主编 Ruth Andrew ​:

丝·安德鲁 (Ruth Andrew) 在爱丁堡大学担任药物内分泌学主席,并领导临床研究机构质谱核心。露丝在心脏代谢疾病中的类固醇分析领域发展了她的职业生涯,研究糖皮质激素代谢的调节。她的团队专注于肝脏 5α-还原酶在糖尿病中的作用,以及使用稳定同位素示踪剂和成像在体内量化类固醇代谢途径的动态方法。她领导着一个专门从事小分子定量分析的团队,以支持转化医学,最近使用质谱成像可视化类固醇激素网络。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编辑2

副主编 肖海鹏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肖教授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并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广东省内分泌代谢学会会长等多个学会职务。肖教授率先引入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治疗格雷夫斯病,并报告了采用创新方法治疗格雷夫斯病的相关发现。他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甲状腺疾病和糖尿病的β细胞功能。

8.版面费

根据官网信息,OA,按照彩页收费。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版面费

9.网友经验分享

学者1:优势上,期刊在 WOS 分区为 2 区,有一定影响力,能助力作者提升学术知名度 。研究主题多元,涵盖内分泌领域众多方向,也鼓励创新角度的论文, 给科研者充足发挥空间。审稿速度较快,能节省作者时间 。从发文地域看,对各国作者较公平,国内也有一定发文量。劣势在于,中科院分区医学大类仅 3 区,小类分区有下滑趋势,影响因子近年呈下降态势 ,在国内影响力及对科研成果的加成有限。

学者2:感谢各大网友贴出经验为我们的投稿之路提供借鉴,在此贴出我的投稿历程供大家参考:19.6月投稿,19.7月收到一审修回邮件,一审问题非常简单,当时感觉回答好问题就差不多能够接收了。大概19.8月回答好一审问题上传系统。19.10月收到二审邮件,发现二审提出来许多专业性问题,并且要求补实验。因此猜测此期刊一审可能没有送外审,而二审送了外审,导致二审难度偏大。19.11月补完实验返回,12.17接收,接收第二天就有DOI号,速度很快。自我感觉编辑更加看重课题方向与杂志方向吻合性,同时外审专家也很专业,提出的问题确实是文章中没有考虑到的。

学者3:审稿速度:1.0 | 投稿命中率:50.0经验分享:非常nice的投稿经历,1.12投了一篇马上送审,2.10大修意见返回,提了十个问题不要求补实验,花了一个月3.8修回,4.9通知接收,在疫情期间能如此高效真的很赞,经过修改后文章确实有不少提升,很不错的杂志!

学者4:审稿速度:2.0 | 投稿命中率:50.0经验分享:2019年12月4日投了一篇,2020年1月7日给的状态是reject&resubmit 状态,期限五个月,我们用了一个月于2月4日修回,3月13日给小修,3月16入修回后3月17日通知即将接收,一系列让缴费版权转让那些。专家提的意见很中肯,按照要求改了后确实有很大提高。

学者5:请问是否需要彩图是编辑决定的吗?我如果说了不需要印彩图还需要交钱吗?谢谢 187****2042暂无昵称 2017-06-15 发表::SCI(2015):4.498 SCI(2014):3.718 一审一个月,三个审稿人,给了三个月补实验,赶在期限前返修回去,半个月后直接接受收,第二天就on line。其中有彩图一副600英镑,无彩图不收费,另外supplementary data 要交钱,但是很少。个人觉得是一个很靠谱的杂志,没有要求修改语言,反而在proof的时候标出来让自己改,相比推荐语言润色的杂志这个该点赞,是个效率较高的杂志

10.期刊总结

该期刊优势上,期刊在 WOS 分区为 2 区,有一定影响力,能助力作者提升学术知名度 。研究主题多元,涵盖内分泌领域众多方向,也鼓励创新角度的论文, 给科研者充足发挥空间。审稿速度较快,能节省作者时间 。从发文地域看,对各国作者较公平,国内也有一定发文量。劣势在于,中科院分区医学大类仅 3 区,小类分区有下滑趋势,影响因子近年呈下降态势 ,在国内影响力及对科研成果的加成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