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ing Cell由英国解剖学会与Wiley合作出版的衰老生物学高水平期刊,创刊于2002年,专注于细胞、分子与系统水平上的衰老机制探索。2025年中科院分区为医学大类1区TOP,老年医学小类1区,细胞生物学小类2区,JCR分区为Q1。该期刊范围涵盖表观遗传、线粒体功能、干细胞耗竭、DNA损伤应答、衰老相关疾病模型、免疫老化与干预手段等,兼顾基础机制研究与可转化潜力,是衰老领域具有高度引用率与学术影响力的核心期刊之一。
期刊简介
期刊名:Aging Cell
ISSN:1474-9718
创刊时间:2002
影响因子:7.1
实时影响因子:7.087
五年影响因子:8.9
中科院分区:1区TOP
JCR分区:Q1
自引率:4.2%
年发文量:325
发行频率:Bimonthly
期刊索引
期刊指标
影响因子:近两年影响因子保持稳定,最新为7.1,实时影响因子7.087。
中科院分区为医学大类1区TOP,老年医学小类1区,细胞生物学小类2区,老年医学/细胞生物学交叉方向靠前。
JCR分区为老年医学小类Q1,细胞生物学小类Q1,老年生物学方向具有长期稳定引用,被广泛用于研究生物学衰老、延寿机制、炎症与年龄相关疾病。
自引率:期刊自引率目前4.2%,未见刷分现象。文章多被 Nature Aging、JCI Insight、eLife 等基础+转化期刊引用。
预警情况:2020-2025年均不在预警名单中
收稿范围和类型
收稿范围:文章涵盖广泛的主题,包括基本的分子和细胞衰老过程、老龄化的既定特征和新兴特征、衰老科学提供的疾病状况、基于 geroscience 线索的临床试验、老年科学中的学术-工业研究、衰老的基本和临床生物标志物、衰老和比较研究的新理论。
稿件类型:包括原始研究、评论、案例报告。
年发文及国人占比
年发文:期刊年发文量2023-2024年发文量325篇,以基础机制、转化研究为主,偶见综述和方法学稿件。
国人发文占比:
中国地区的发文量排名第2。
WOS数据显示,近三年国人投稿量最高的是中国科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和复旦大学。
审稿周期和录取率
审稿周期:官网显示初审时间为19天。
录用率:官网分享录用率为23%。
近期出版的3篇文章,录用最快70天,最慢302天,具体如下:
第一篇:3月26日投稿,6月6日接收
第二篇:8月22日投稿,6月20日接收
第三篇:3月6日投稿,7月4日接收
期刊版面费
Aging Cell支持开放获取,开放获取费用为379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7万元。
经验分享
学者1:期刊专业程度较高,审稿周期相对较长,一审2个月后通知结果,给的大修,修回后经历了两轮小修后接收,一共用时7个月,审稿人专业程度较高,补充了一些实验。
学者2:衰老领域很不错的专业性期刊。
学者3:投稿后一个月就收到评审小修的意见,1周后返回,大概一周后接收。
学者4:2020.7月投稿 10月返大修补实验 12月递交 1月返小修后2月录用,总体来说审稿编辑没有很为难,要求都可以达到 就是审稿时间略长!
学者5:一审1.5个月,问题比较专业细致,非常不错的杂志。
期刊总结
Aging Cell是一份定位清晰、机制聚焦、数据要求高的老年生物学高影响力期刊,特别适合基础研究团队投稿关于衰老机制、延寿干预路径、系统生物学视角的原创研究。影响因子稳定,衰老方向权威期刊,引用活跃度高,审稿周期短,适合机制成熟、干预清晰、研究新颖的稿件。
相关领域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