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VIVO属于行业中的低门槛,好投期刊,位居中科院4区,适合大多数学者投稿。每年收文300多篇,数量稳定,提供的机会适中。
根据分析发现,平均在1个月内录用,对毕业生友好。同时也接受病例报告,着急出成果的,可以投稿。
01期刊简介
IN VIVO由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出版,作为仅限在线的开放获取期刊每两个月出版一次。汇集人类生理学、病理学和疾病管理框架内实验和临床生物医学研究的高质量原创著作和评论。
ISSN:0258-851X
创刊时间:1987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商: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Anticancer Research
期刊官网:https://iv.iiarjournals.org/
投稿链接:https:// www.iiar-submissions.com
02期刊指标分析
分区
在医学大类中位居4区,小类-医学研究与实验中为4区,大多数研究者都可以尝试投稿,相对容易一些。
在JCI数据中,2023年排名从122稍有下降为127,属于Q3区,排名在后半段,算是比较靠后的位置。
影响因子
在影响因子数据中,2015年开始持续上升,到2021年达到顶峰,近两年稍有下降,2023年为1.8分。连续好几年都在增长,发展势头不错,最近开始稳定下来,值得考虑投入。
自引率和引用次数
从自引率看,近几年稍有下降,到2023年为5.6%,自引率安全。
ANTICANCER RES引用位居第一为219篇,随后是INT J MOL SCI为210篇,自引为192篇。多是被行业同水平期刊引用。
年发文量以及国人发文占比
期刊年发文量在2014年开始快速上升,2020年接近500篇,随后稍有下降,2023年为356篇,收文数量适中,可以适当“水一水”。
在wos数据中,2023年国人文章占比为4.7%,可以看到2024年有增长,国人可投。
日本发文399篇位居第一,随后是德国为133篇,中国为38篇位居第九,进步空间较大。雅典国立和卡波季特大学发文靠前,随后是中国医药大学-台湾为43篇位居第二,可以和其他机构合作投稿。
03收稿范围和类型
IN VIVO主题包括新诊断和治疗程序的实验开发和应用;新药、药物组合和药物递送系统的药理毒理评价;临床试验;生物医学研究模型的开发和表征;癌症诊断和治疗;免疫疗法和疫苗;放疗、影像学检查;组织工程、再生医学;致癌作用。
文章类型:原始作品的完整论文、评论文章、编辑的信、回顾性研究和病例报告。
04编委会信息
编委,M.H. BARCELLOS-HOFF,目前担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放射肿瘤学系的教授及研究副主任。研究内容包括电离辐射,既是致癌物,也是治疗剂。发现辐射会激活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TGFβ 通过同源重组、非同源末端连接和选择性末端连接介导 DNA 损伤修复。
05审稿周期
小编分析了近期出版的3篇文章,具体时间如下:
第一篇:提交7月8日,接受7月23日;
第二篇:提交7月4日,接受7月29日;
第三篇:提交6月14日,接受7月30日;
可以看出,投稿的文章在1个月内录用。
06版面费
IN VIVO是一本混合开源期刊,提供多种选择。非开源不需要版面费;选择开源出版,版面费为850美元(6100元人民币),超过8页每页60美元(436元人民币)。
07期刊总结
IN VIVO于1987创刊,历史悠久。影响因子持续增长,自引率低,没水分,期刊潜力很好。每年发356篇文章,审稿速度快,1个月内录用。选择开源出版,版面费850美元起,也不算贵,值得一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