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PLoS Pathogens由非营利性出版商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PLOS)于2005年创办,是病原体生物学领域的顶级开放获取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5.5,历史峰值曾达7.0,近年因政策调整(如减少综述类文章)略有波动,但学术认可度仍居高位。2025年中科院分区为医学大类1区TOP,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病毒学小类均为1区。
2. 期刊简介
期刊名:PLoS Pathogens
ISSN:1553-7366
创刊时间:2005
影响因子:5.5
实时影响因子:5.375
五年影响因子:5.5
中科院分区:1区 top
JCR分区:Q1
自引率:3.6%
年发文量:644
发行频率:月刊
3. 期刊索引
4. 期刊指标
影响因子:近两年影响因子保持稳定,最新为5.5,实时影响因子5.375,影响因子整体保持稳定。
分区:中科院分区(2025年):医学大类1区 TOP,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病毒学小类均为1区。
JCR数据显示,该期刊的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病毒学小类均为Q1,排名靠前。
自引率:期刊自引率目前为3.6%。
预警情况:2025年不在预警名单中
5. 收稿范围和类型
收稿范围:涵盖所有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真菌和朊病毒,以及混合感染和微生物群落。主题包括但不限于:发病机制、病原体复制、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基因组学和基因调控、感染细胞生物学、结构生物学、免疫反应、传播、宿主、新出现的病原体、进化、病原体和微生物组、病原体相关癌症、诊断生物标志物、治疗和耐药性以及疫苗。
稿件类型:研究论文、评论论文、综述、临床案例。
6. 年发文及国人占比
年发文:期刊年发文量自2014年每年发文669篇,到2023-2024年发文量641篇。
国人发文占比:
中国地区的发文量在第2位,国人友好。
WOS数据显示,近三年国人投稿量最高的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南京农业大学。
7. 审稿周期和录取率
审稿周期:官网未显示审稿周期。网友分享平均审稿周期未2个月。
录用率:官网未分享录用率。网友分享录用率未50%。
近期出版的3篇文章,具体如下:
第一篇:3月31日出版
第二篇 3月31日出版
第三篇:4月01日出版
8. 期刊版面费
PLoS Pathogens为开放获取期刊。开放获取费用为3043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2万元。
9. 经验分享
学者1:PLoS pathogens, genetics, biology的文章还是比较适合科研工作者学习东西的。比较可靠。认可度很高.
学者2:微生物学总体影响因子偏低 plos pathogens的地位相当于植物里的plant cell 或者癌症领域的cancer cell.
超级经典的微生物病原学期刊,几乎找不到灌水的文章。国内能发plos pathogens的实验室至今没几个。
学者3:PLoS Pathogens想运作影响因子还不简单? 微生物我们的小方向PLoS Pathogens的编辑团队几乎囊括了所有还在活跃的大牛。让他们写几篇综述灌几个热点。这些大牛一呼百应。每个方向每年灌一篇大牛综述影响因子超过10是分分钟的事情。
But, PLoS Pathogens要是这么干了就是不是PLoS Pathogens了,那就成了Nature XX。 我感觉PLoS愿意牺牲影响因子保持高逼格还是值得鼓励的!! 给非热门领域发表顶刊留下了机会。我们组Plos Pathogens每一期的相关文章是必读文献。
学者4:还是挺难的,做植物的可以对标plant physiology,new phytologist等,但是比后面这几个难,也更专业。不少文章超过PNAS和plant cell。 要求很高的创新性。毕竟曾经是病原体领域的No.1. 审稿意见对文章提升帮助很大。从投稿到接收正正半年。学生一度要放弃。。
学者5:2年底投稿PP审稿后拒稿。后补充了半年实验加了一大堆数据再次重投竟然不送审。不够后来投到了NC,折腾了半年多最终接收。这个十分是打给PP专业的editor和审稿人。不得不说比NC的专业非常多。 按照意见修改对文章提升帮助很大。 到底PP好还是NC好,后者是前者影响因子的两三倍。但是感觉NC还是能灌水的,毕竟编辑和审稿人都不太专业。PP灌水太难了。。。
10. 期刊总结
优势:PLoS Pathogens:审稿速度惊人,平均审稿周期仅2个月,最快案例7天录用。国人投稿量大,自引率低,编辑和审稿人较为严格,高逼格!认可度很高!
劣势:英语表达要求极高,建议投稿前进行专业润色。
11. 相关领域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