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在药物递送领域,Drug Delivery堪称“科研新手的救星”。2025年中科院分区为医学大类2区(药学小类1区)、JCR Q1区,2023-2024年影响因子6.5,自引率低至1.5%。该期刊一边被夸“投稿3个月录用”,一边被贴上“发文量暴跌、OA费用割韭菜”的标签,甚至被吐槽“创新性参差”。
2. 期刊简介
期刊名:Drug Delivery
ISSN:1071-7544
创刊时间:1993
影响因子:6.5
实时影响因子:6.484
五年影响因子:6.7
中科院分区:2区
JCR分区:Q1
自引率:1.5%
年发文量:119
发行频率:双月刊
3. 期刊索引
4. 期刊指标
影响因子:近两年影响因子保持稳定,最新为6.5,实时影响因子6.484,影响因子整体保持稳定。
分区:中科院分区(2025年):医学大类2区,药学小类1区。
JCR数据显示,该期刊的药学小类为Q1,排名靠前。
自引率:期刊自引率目前为1.5%。
预警情况:2025年不在预警名单中
5. 收稿范围和类型
收稿范围:主要给药途径的药物输送系统设计和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口服、肺、鼻腔、肠外和透皮给药、配方的所有方面,例如控释系统和 3D 打印剂型、纳米医学和靶向药物递送,包括基于脂质和聚合物的纳米颗粒、大分子偶联物、抗体以及核酸递送和基因编辑系统、开发新材料,重点是生物制剂和生物制药递送、药物输送系统设计的仿生策略、个性化和衰退药物输送、治疗诊断学、药物递送系统和纳米药物与体外和体内生物系统相互作用的基础研究、药物递送和靶向的系统方法、药物输送系统的毒理学和安全性、药物递送和制剂工程中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以及数学和计算分析、兽医学中的受控药物输送、药物递送中动物试验的替代方法。
稿件类型:综述、评论、病例报告、数据说明和社论等。
6. 年发文及国人占比
年发文:期刊年发文量自2014年每年发文66篇,到2023-2024年发文量119篇。
国人发文占比:
中国地区的发文量排名第一。
WOS数据显示,近三年国人排名前三的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和复旦大学。
7. 审稿周期和录取率
审稿周期:官网显示第一次决定时间为26天。
录用率:官网分享录用率为11%。
近期出版的3篇文章,具体如下:
第一篇:2月28日投稿,4月11日接收
第二篇:11月25日投稿,4月01日接收
第三篇:8月21日投稿,1月22日接收
8. 期刊版面费
Drug Delivery为混合开放获取期刊。开放获取期费用为33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4万元。
9. 经验分享
学者1:我的一篇文章22年6月投稿,1个月后返修,补了试验,9月接收。一切都很正常。然后骚操作来了,在production team这儿卡住了,一直不让我交版面费,中间一直去信问,主编说他接收了,他的工作完成了,后面出出版的人的事儿。然后出版的人就说一直在check。然后23年3月给我送了外审,你没听错是,送了外审!提了一些格式问题,修改完,返回,又拖了一个多月到4月份,中间写信都没有回复,实在恶心的没办法,我自己撤稿了。浪费了快一年时间!这种杂志就应该天打雷劈!
学者2:这个期刊现在特别垃圾,大家千万不要再投这个期刊了。我去年7月投稿,2个专家都是小修后,拖了5个月后修回编辑部说要补充递交动物福利伦理原件,所有图片的原始图片。我按要求完成他们的要求后,又拖了一个月直接拒绝,没有任何具体拒绝的理由。前后花了10个月,期间催过速度不下10次。太不专业和道德了。
学者3:这个期刊现在很不道德,故意拖1年,2个专家都是小修,后面故意拖稿等你催稿再给拒稿。
学者4:审稿速度:2.0 | 投稿命中率:50.0经验分享:3月中旬投稿一直没有消息 发邮件催了两次 五月初被拒 两个审稿人都很友好 但编辑觉得研究的比较浅显 没有体内实验拒稿。
学者5:说实话这个杂志有点坑,投稿四个月后被拒。4月28号投稿,一直没消息,然后催了两次才有点反应,一直到6月末才有点反应,8月11号编辑发邮件感觉是质疑内容的真实性,需要补充原始数据,让resubmitt,然后就把超级详细的原始数据excel发过去了,结果又让resubmit,需要回答编辑的问题,关键是回答了问题,编辑跟智障一样又让我回答一遍,之前回答的内容完全没看。然后就是8月21号通知拒稿了,理由是内容不够深入。真的很坑人,不合适直接就拒稿啊,把人折腾这么久。但是这个期间这个出版社在中国的协调员也帮了些忙。
给大家的建议:投稿出去2个礼拜没送审或者没进展就直接换投,免得绕一圈,这个杂志社没那么快。
10. 期刊总结
优势:Drug Delivery官网宣称平均审稿时间3个月,实际案例最快2天送审,中国学者发文占比近50%。
劣势:和编辑沟通较费劲,审查较多,急需发表的研究者需要谨慎。
11. 相关领域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