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Brain Circulation是中科院四区期刊,影响因子2.3,主要聚焦脑和循环研究领域的相关原创研究。审稿周期短,国人占比11.2%,院士担任主编,期刊发展潜力巨大!
2. 期刊简介
Brain Circulation是一本聚焦脑和循环研究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于2015年3月正式创刊,以季刊出版,该期刊与Wolters Kluwer Medknow Publications(威科集团)合作,全球开放获取出版,期刊的质量和办刊标准获得国际同行认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吉训明教授担任主编,期刊主要发表与健康、伦理及社会问题有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重点报道脑卒中及脑损伤后脑血管灌注、神经保护和功能康复及侧支循环的新概念、新技术和新疗法。
ISSN:2394-8108
JCI期刊引文指标:0.39
是否预警:否
出版商:Wolters Kluwer Medknow Publications
期刊官网链接:http://www.braincirculation.org/
3.索引/摘要
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 (ESCI),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DOAJ)
4.收稿范围和类型
该刊收稿的范围:主要接受脑血管疾病及其治疗、不同浓度区域的溶栓,包括用于再通的新型机械装置和用于再灌注反应的神经成像/生物标志物、中风再灌注中新开发的概念、技术和治疗方法——中风的新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和所有非药物方式(氧气、低温、远程缺血前、缺血前或缺血后预处理等)、神经保护和康复等领域的相关工作。此外,期刊优先考虑具有直接临床相关性的工作。这是与上述调查推进和护理优化任务相一致的优先事项。
文章类型:原始研究论文、综述、社论材料、Case Report等。
5. 期刊指标分析
(1)分区
期刊位于中科院大类-医学4区,在小类临床神经病学和神经科学中同样位于4区。
JCR数据显示,期刊位于Q4区,发展潜力比较大。
(2)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持续提升,最新为2.3。
3. 自引率和引用关系图
期刊自引率近几年略有上升,目前为17.4%,自引率偏高,但没有预警风险。
引用本期刊数量最多的前20种期刊:
本期刊引用次数最多的前20种期刊:
6.年发文及占比
期刊年发文量比较稳定,2023-2024年发文42篇,预计未来发文量会持续增加,发展潜力大。
WOS数据显示,发文量前10的机构中,首都医科大学、韦恩州立大学和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系统排名靠前。近三年,中国地区的发文量第2,对国人友好。
7.审稿周期和录取率
录用率:官网没有公布接受率和审稿周期,但是网友分享审稿速度平均在16周左右。
近期出版的3篇文章,最快74天录用,最慢226天。具体时间如下:
第一篇:2024年7月28日提交,2024年10月10日接受
第二篇:2024年8月8日提交,2025年1月6日接受
第三篇:2024年4月10日提交,2024年11月22日接受
8. 编委会信息
主编:吉训明,医学博士,哲学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神经外科教授,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北京),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9. 版面费
Brain Circulation不收取投稿费用和文章处理费。
10.网友经验分享
网友1:不怎么接收病例报告。
11.期刊总结
Brain Circulation中科院大小类分区均为4区,主要关注与健康、伦理及社会问题有关的技术及临床研究。期刊于2015年创刊,2023年获得首个影响因子1.9,目前为2.3,期刊的影响因子比较稳定,预计还会提升。该期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吉训明教授担任主编,期刊目前年发文量较低,但预计未来会持续增加,国人发文位居第二。总的来说,该杂志发展潜力巨大!值得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