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专业性强的期刊,综合性期刊的好处就是,投稿难度会相对低一点,而且对交叉领域的研究会更友好。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是一本位于中科院3区的综合刊,IF为2.9,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国人排名位于第三,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多个名校投稿数量位列前茅,是一本有真材实料的期刊。年发文量将近600篇,重点是提交不需要版面费,支持快速出版,很多学者在这发表了第一篇SCI。
01期刊简介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是一本多学科综合性期刊,一直以高质量的内容赢得业界的尊重。已被国际权威学术数据库SCIE收录。除了直接投稿外,它还接受来自其他英国皇家学会期刊以及与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合作的文章以供考虑。
ISSN:2054-5703
创刊时间:2014年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商:英国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
期刊官网: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journal/rsos
投稿链接: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rsos/submit
02期刊指标分析
分区
在中科院分区中,期刊在大类-综合性期刊中位于3区,在小类中位于3区,期刊口碑和影响力适中,可以满足毕业评奖要求。
在JCI数据中,期刊连续多年排名稳定在32,位于Q1区,属于前25%,被很多学校认可,能发表一篇也是很有实力的,含金量满满。
影响因子
2019年开始影响因子缓慢上升,到2021年达到3.6,随后稍有下降到2.9,整体下降幅度很小。创刊时间短,现阶段应该是在慢慢稳定阶段。
自引率和引用次数
期刊自引率2020年达到最低值,随后2023年稍有上升为3.4%,这个数值很让人放心,不存在操纵行为。
在他引数据中,可以看到,排名第一的引用次数为392,随后是275,所有前20的引用数量都在50以上,对于3区期刊来说,这个数值挺高的,期刊是有水平的。
年发文量和国人发文情况
从年发文量看,2019年以来稳定在600篇左右,2023年为577,数量还是挺高的,投稿的话机会很大。同时,发文量稳定,对期刊也说也有好处,不会出现大起大落。
根据WOS数据,2022年和2023年国人文章占比分别为9.4%和6.9%,波动挺小,国人发文数量也是很客观的。
在排名数据中,英国发文第一,美国第二,中国第三,也比较靠前,还不错。
前几个发文机构是伦敦大学,剑桥大学,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内容质量得到了这些顶尖机构的认可,能在这发文,可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03审稿周期和录用率
根据网友分析经验,平均审稿周期为14周,也就是3到4个月左右,速度适中。
04版面费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是一本开源期刊,提交开放获取的文章是免费的,但如果它被接受出版,作者需要支付版面费用为1960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大约是1.4万元。
05投稿经验
网友1:总体来说比较慢。中间经历三次大修,审稿人比较专业,意见中肯,这是我人生第一篇sci,能够接收还是很开心的。
网友2:投稿历时2个月,经历了1次大修。总体上处理速度较快。化学板块为rsc advances编辑处理。推荐大家投稿!
06收稿范围和类型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涵盖了包括生命科学、物理科学、数学、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在内的广泛科学领域。特别鼓励提交那些可能在其他期刊难以发表的研究,如复制研究或包含负面发现的文章。不设主题范围、长度或影响因子的限制,确保所有科学上合理且对社区有用的研究都能得到发表机会。对于具有强烈临床焦点的研究,如临床心理学,通常不在考虑范围内,除非编辑自行决定。
提供快速出版、鼓励发表后评论,该期刊接受多种类型的稿件,包括原创研究文章、综述、观点、注册报告、复制研究、证据合成以及评论和邀请回复。
07编委会信息
主编,Dame Wendy Hall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教授,她的研究方向包括Web 科学,人工智能,数据科学,语义网,超媒体系统和链接服务。她在 2009 年英国新年授勋名单中被授予大英帝国司令勋章, 并且是英国皇家学会、皇家工程学院和 ACM 的会员。
中国编委张智昱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观测射电/(亚)毫米天文学和星际介质的物理条件。他在使用射电/毫米/亚毫米望远镜(单碟和干涉仪)进行观测和数据缩减方面经验丰富。
08期刊总结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是本多学科综合期刊,中科院3区,影响因子2.9,发文量大,覆盖领域广。网友反馈说,审稿周期虽然不算快,但审稿人专业,意见中肯,对于初次发表SCI的学者来说,是个不错的起点。适合不知道发什么期刊,基础一般的学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