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NEUROTOXICITY RESEARCH是一本医学4区的神经科学期刊,期刊自引率低,仅为3.4%,保障了学术诚信。最新影响因子为2.9,审稿过程高效,初审仅需9天,有助于快速获得反馈。
2.期刊简介
NEUROTOXICITY RESEARCH是一本国际性的、跨学科的、基础广泛的期刊,用于报告与神经退行性变、坏死、神经元凋亡、神经再生、神经营养因子机制相关的经典神经毒性影响和机制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ISSN:1029-8428
JCI期刊引文指标:0.81
h-index:65
CiteScore:7.7
是否预警:否
出版商:Springer US
期刊官网链接:https://www.springer.com/12640
3.索引/摘要
4.收稿范围和类型
该刊收稿的范围,主要集中在:神经退行性变和损伤、神经病理学、神经元凋亡、神经元坏死、神经死亡过程(解剖学、组织化学、神经化学)、神经退行性疾病、滥用物质的神经影响、神经再生和对损伤的反应、神经适应、神经营养因子机制和作用、神经(细胞)毒性过程和神经保护、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素,内源性和合成、内源性和外源性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
文章类型:原创研究、综述。
5.期刊指标分析
分区:从大类学科看,该期刊处于医学4区;细分到小类-神经科学,其位于4区,是行业中比较好投的期刊。
JCR 相关数据表明,此期刊位列Q2区,排名是138,整体发展平稳。
影响因子: 就这本期刊而言,最新公布的影响因子是2.9,而实时影响因子3,预计明年会出现上涨。
自引率和引用关系:2023 年自引率3.4%,维持在较低水平。
引用本刊数量最多的前20种期刊:
本期刊引用次数最多的前20种期刊:
6.年发文及占比
期刊年发文量48篇,现阶段投稿的人不多。
从 WOS 统计数据可知,发文量排名前 5 的机构当中,未见国人机构。
近三年,中国地区的发文量第1,为129篇,是期刊收稿的主要来源。
7.审稿周期和录取率
根据官网数据,初审为9天,编辑效率高。
近期出版的3篇文章,最快2个月录用,最慢6个月。具体时间如下:
第一篇:提交9月26日,接受3月16日;
第二篇:提交1月28日,接受3月16日;
第三篇:提交11月16日,接受3月15日;
8.编委会信息
主编,G. Jean Harry 博士,是美国三角研究园 NIEHS/NIH 国家毒理学计划实验室神经毒理学小组的负责人。她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神经免疫毒理学过程、化学诱导的海马神经变性、细胞因子反应以及神经发生等。
编委中,Evan Bordt 博士,任职于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他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小胶质细胞、线粒体、神经发育、新冠病毒、自闭症等领域。
9.版面费
NEUROTOXICITY RESEARCH提供两种出版选择。若采用 OA 出版,作者需承担 4590 美元(约合人民币 3.3 万元)的 APC 费用;若选择非 OA 方式,作者无需付费。
10.网友经验分享
网友1:动物实验基础文章,投稿3周后没送审被拒稿,first decision 要20+天。而且发文量近年越来越少了,一年没几篇。
网友2:七天编辑返修,12月送外审,2月一审大修,4月初返修,6月初接受,前后时长半年左右,感觉时间够的话,可以考虑,急就算了。
网友3:刚中了一篇。还不错的杂志,审稿周期也不是太久。编辑很尊重审稿专家,认真对待审稿人提出的问题。
网友4:年前正好投出,三月份通知接收,审稿速度还挺快的。
网友5:如果这个杂志顺利的话,你遇到的审稿人比较的话就会比较顺利一点。建议投稿在放假的时候投,审稿人审稿速度会增快很多,如果过了假期,那就只能等了,没有办法了。
11.期刊总结
NEUROTOXICITY RESEARCH处于医学4区,神经科学4区,是行业中较好投的期刊。自引率3.4%,维持在较低水平。年发文量48篇,中国地区的发文量排名第一。审稿周期平均初审9天,编辑效率高,最快2个月录用。网友分享的经验表明,审稿周期适中,编辑尊重审稿专家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