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Bioscience of Microbiota Food and Health聚焦生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健康(BioMedical, Food & Health)的跨学科研究,致力于推动基础科学与应用技术的深度融合。其核心研究方向包括:食品营养与代谢调控、生物材料创新、慢性病预防的分子机制,以及人工智能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作为一本年轻期刊,2025年中科院分区为生物学大类4区,微生物学小类4区,营养学小类4区。影响因子为2.5,JCR分区在微生物学小类Q3,营养学小类Q3。
2. 期刊介绍
Bioscience of Microbiota Food and Health由BMFH Press出版,于2019年开始拥有影响因子。该期刊鼓励食品科学与生物医学的交叉(如纳米包埋技术提升营养素生物利用度),关注公共卫生政策与个体化健康管理的整合研究。Bioscience of Microbiota Food and Health审稿效率高,且为混合OA,适合需要快速发表研究结果的研究团队。
ISSN:2186-3342
JCI期刊引文指标:0.64
h-index:暂无
CiteScore:6.20
是否预警:否
出版商:BMFH Press
期刊官网链接:https://www.jstage.jst.go.jp/browse/bmfh
3. 索引/摘要
Indexed/abstracted in: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also known as SciSearch®)、Journal Citation Reports/Science Edition、Biological Abstracts、BIOSIS Previews等。
4. 收稿范围和类型
收稿范围:对疾病和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方法,涵盖行为科学、社会科学、神经科学、压力生理学和流行病学、心理-神经-内分泌学/免疫学和心理肿瘤学,所有这些都与身心互动有关。
稿件类型:原创研究文章、评论文章,致编辑的信。
5. 期刊指标分析
(1)分区:中科院分区(2025年):生物学大类4区,微生物学小类4区,营养学小类4区。
JCR数据显示,该期刊的微生物学小类和营养学小类均为Q3,排名中等。
(2)影响因子:近两年影响因子保持稳定,最新为2.5,实时影响因子2.49,2025年影响因子保持稳定。
(3)自引率和引用关系:期刊自引率目前为4%。
引用本刊数量最多的前20种期刊:
本期刊引用次数最多的前20种期刊:
6. 年发文及占比
期刊年发文量自2019年每年发文12篇,到2023-2024年发文量31篇。
WOS数据显示,发文量前10的机构中,顺天堂大学、北海道大学和东京科学研究所排名靠前。
近三年,中国地区的发文量在第2位,对国人友好。
7. 审稿周期和录取率
官网未显示审稿周期。网友未分享审稿速度。
近期出版的3篇文章,最快59天接收,最慢153天接收。
1、5月02日投稿,7月16日接收
2、3月04日投稿,8月03日接收
3、6月18日投稿,8月15日接收
8. 编委会信息
主编:Shigeru KAMIYA,教授,就职于杏林大学。研究方向:幽门螺杆菌,梭状芽胞杆菌,支原体,微生物群,益生菌。
9. 版面费
Bioscience of Microbiota Food and Health为混合OA期刊。开放获取费用见官网。
10. 网友经验分享
网友1:刚开始以为速度挺快的,投稿一个月就返修了(大修),返稿之后又是一个月返修(小修),再次返稿之后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了无音讯,刚好现在杂志都在降分,投稿前3.1,还没接收呢,2.5分了,唉,凄凄惨惨戚戚。
11. 期刊总结
Bioscience of Microbiota Food and Health作为新兴跨学科期刊,凭借审稿高效和其前沿定位,成为生物医学与食品健康领域的潜力平台。其核心优势在于对技术创新与临床转化的包容性,尤其适合需要快速发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团队。建议学者优先投稿方法学创新或公共卫生干预类研究,并关注特刊征稿以提升录用率。